日期時間:
民惟邦本——從《典籍里的中國》走近《尚書》
責編:李曉燕 發(fā)布時間:2021-05-11 19:26:15 瀏覽次數(shù):

大連裝備紀委〔2021〕每周一鑒 第7期

尚書.jpg
  
圖為劇中大禹治水的場景(視頻截圖)

   近日,大型文化節(jié)目《典籍里的中國》開播,首期通過演繹漢代伏生傳《尚書》的感人故事,在古今對話、時空轉(zhuǎn)換中,讓《尚書》這部傳統(tǒng)文化經(jīng)典進入大眾視野。節(jié)目不僅呈現(xiàn)了精彩的舞臺演出,更著力于展現(xiàn)《尚書》中華夏九州的家國概念、“民惟邦本”的民本思想。
 
   讓《尚書》的奧義可感可知
 
 “說來不是我舍命護《書》,是我妻、我子、我全家舍命護《書》!”
 
   節(jié)目中,演員倪大紅飾演的“古代護書人”伏生,是講述書中故事、解讀書中思想要義的串聯(lián)人物,撒貝寧則以“當代讀書人”的身份與伏生對談。他們又共同遇見了四千多年前治水分九州的大禹、三千多年前牧野誓師的周武王。
 
   選擇《尚書》作為節(jié)目的開篇,是因為《尚書》素有“政書之祖,史書之源”之稱,記載了中華民族上古時期從堯、舜、禹到夏、商、周的重要歷史。打開這本書,我們可以追溯到華夏文明的源頭。
 
 《尚書》共五十八篇,按照時間順序編排分成四部分,《虞書》《夏書》《商書》《周書》。中國的傳統(tǒng)啟蒙教材《三字經(jīng)》在介紹《尚書》時用了這樣十二個字:“有典謨,有訓誥,有誓命,書之奧”。即《書》的奧義充分地體現(xiàn)在典謨、訓誥和誓命當中。這里說的是《尚書》的六種體例:典、謨、訓、誥、誓、命。
 
   典是先王們用來治國的典章制度,如《尚書》的第一篇叫《堯典》,記載了堯和舜治理國家的一些事情。謨是記載古時君臣謀劃治國方略的言論,如《皋陶謨》篇就主要記載了舜和大臣們討論國家大計的對話。訓即大臣對于君主的勸諫。誥主要是君主對臣民的告示、告誡以及勸勉。誓是在戰(zhàn)爭時期的戰(zhàn)前君主對將士的動員令或宣戰(zhàn)令。命就是君主所頒布的正式命令。
 
 《荀子•勸學》中說“《書》者,政事之紀也”,《四庫全書總目提要》也說“《書》以道政事,儒者不能異說也”??梢姽湃苏J為,《尚書》所記載的就是上古時期治國理政的大經(jīng)大法,《尚書》和蘊含其中的治國理想,早已成為華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。
 
   打開《尚書》,格言警句俯拾皆是:談及官吏選用,有“知人則哲,能官人”“官不及私昵,惟其能;爵罔及惡德,惟其賢”,要做到知人善任、唯才是舉、無偏無黨。處理對外關(guān)系時,應(yīng)以“睦乃四鄰”“協(xié)和萬邦”為最高準則。圍繞從政者個人的修身立德,有“與人不求備,檢身若不及”,要從自身著眼,時刻自重自省、自警自勵;“不矜細行,終累大德;為山九仞,功虧一簣”,要從細節(jié)著眼,從小事做起,做到兢兢業(yè)業(yè)、慎始慎終。而“滿招損,謙受益”“有容,德乃大”“克勤于邦,克儉于家”……這些出自《尚書》的名句,其思想內(nèi)涵更是早已超越為政的范疇,成為全體民眾共同遵循的道德規(guī)范。
 
   如何把《尚書》這樣的上古典籍變成當代觀眾可感知且可共情的作品?《典籍里的中國》戲劇部分成為了節(jié)目突出的創(chuàng)新亮點,演員對角色的塑造堪稱“出彩”,為提升節(jié)目的質(zhì)感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。
 
   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田沁鑫此次擔任《典籍里的中國》藝術(shù)總監(jiān),她認為:“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精神,中國國家話劇院責無旁貸!”此番創(chuàng)作始終堅持“守正創(chuàng)新”,在深入傳統(tǒng)文化寶庫、探得“寶物”的基礎(chǔ)上,以現(xiàn)代人的視角提取精神內(nèi)涵,同時將多時空舞臺與視覺技術(shù)手段結(jié)合,讓傳統(tǒng)題材作品既保有傳統(tǒng)的獨特韻味,又符合現(xiàn)代人的審美趣味。借助電視節(jié)目與戲劇各自獨特的表達優(yōu)勢,對蘊含在古籍中的中國智慧、中國精神、中國價值,進行了可視化、故事化、直觀化的藝術(shù)轉(zhuǎn)碼,讓更多的觀眾感受到中華文明之光,感動于中國文化的傳承力量。
 
   禹定九州 華夏一體
 
   節(jié)目中,反復(fù)誦讀了《禹貢》開篇的“禹敷土,隨山刊木,奠高山大川”幾句。演員重現(xiàn)了大禹與先民治水的場景,他們僅有簡陋的治水工具,卻不畏洪水泛濫,誓要爭天下安寧。
 
   然而正如節(jié)目中所介紹的,禹最大的功績并不僅如此,在治水的同時,他還做了治理、考察、規(guī)劃等一系列工作。通過這些工作開辟出一大片文明的土地,形成華夏文明的地理世界。在這個世界里,到處都有禹留下的足跡,于是就誕生了“禹跡”這樣一個名詞,以此指代華夏這片文明地域。
 
   可以說,禹跡是華夏疆域的第一個名稱,先秦時期的人們普遍使用這個名稱來表示自己所在的位置。例如春秋時期的銅器“秦公簋”上的銘文就寫著“鼏宅禹跡”。山東臨淄齊國故城出土的“叔夷鐘”上亦寫有“處禹之堵”,這是齊靈公為封賞大臣叔夷而鑄造的銅器。“鼏宅禹跡”“處禹之堵”這兩句話其實意思基本一致,即居住在禹跡的范圍之內(nèi)。
 
   伏生有這樣一句臺詞:“茫茫禹跡,畫為九州”。這句話出自《左傳》,從這句話中我們了解禹跡與九州的關(guān)系——九州是對禹跡的進一步分區(qū)。因為禹跡的范圍太大了,人們在禹跡里還是分不清東南西北,于是把禹跡分成九個區(qū)域——冀州、兗州、青州、徐州、揚州、荊州、豫州、梁州、雍州。以后再說自己在什么州,就既表明了自己在禹跡里面,也說清了自己的具體方位。
 
   為什么是九州?不妨看“州”這個字。州字在甲骨文里就出現(xiàn)了,字形中自上而下的三條曲線是“川”,表示河流;中間曲線上的小圓圈,意思是水所環(huán)繞的一塊地方。所以,“州”的本義是指水中的陸地。而治水可以簡單理解為把水排走、開辟出一塊塊干燥可居的地塊,古人于是把“州”與治水這兩件事情放在一起講,由此傳播開大禹治水、劃定九州的故事。
 
   九州中的一些名字今天還在被使用,如徐州、揚州、荊州等。雖然今天這些州的范圍發(fā)生了很大變化,但位置仍然與古代那些州有著直接的關(guān)系。有些州的名稱則成為省的簡稱,如河南簡稱豫,河北簡稱冀。
 
   隨著歷史發(fā)展,九州成為華夏文明區(qū)域的代名詞,其中包含兩個最基本的意思。第一是地理范圍。九州包括了黃河流域、長江流域的大部分地區(qū),這是華夏文明最核心的地域。第二是完整性。九州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地域,就是最早被稱作禹跡的那個地域。九個州,一個都不能少,少一個,華夏地域就不完整了。這一點深深地銘刻在華夏人的心中。
 
   在節(jié)目的演繹中,主持人撒貝寧與伏生這樣一番對話,讓觀眾們心潮澎湃:
 
 “華夏為何一體?”
 
 “自古就是一體。”
 
   中華民族的大地,和中國的文明、思想完全融合在一起。這片大地浸潤了漫長的歷史,其中的山、河、平原、湖泊,都不只是自然之物,而是有著歷史的意蘊。悠悠千年,無論世事如何變遷、朝代如何更迭,這份對原鄉(xiāng)故土的樸素情感始終流淌在炎黃子孫的血脈之中。
 
   民心即天命
 
 “稱爾戈,比爾干,立爾矛,予其誓……稱爾戈,比爾干,立爾矛,予其誓……”
 
   伏生講解的第二個故事來自《牧誓》,說的是周武王在牧野之戰(zhàn)時領(lǐng)著眾人念出出征誓詞。舞臺上,萬軍之中,周武王振臂一呼,眾人齊聲響應(yīng)。在演員們的演繹下,仿佛古戰(zhàn)場就出現(xiàn)在我們面前。短短的幾句話氣勢如虹,讓人感受到了勢不可擋的力量?!赌潦摹凡粌H描述了武王伐紂的過程,也指明了武王伐紂的原因,寫出了興亡之道。
 
 《典籍里的中國》的創(chuàng)新之處,不僅在于戲劇化結(jié)構(gòu)和影視化表達,其更大的創(chuàng)意是在主題立意上的交相輝映。大禹治水安民、武王為民伐紂等多場戲劇,始終圍繞“民惟邦本,本固邦寧”這一鮮明主題展開。
 
   正如節(jié)目嘉賓、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蒙曼介紹,“民本”這一概念即萌發(fā)于《尚書》。除了節(jié)目中提到的《五子之歌》《禹貢》《牧誓》等,在《尚書》多篇中均可看到,為政者們不僅提出了“民惟邦本”、“民心”為重的思想,并且也在治國理政實踐中篤行之。
 
   翻開《尚書》首篇《堯典》,文中對堯帝的頌揚是同百姓密切相連的。如:“克明俊德,以親九族。九族既睦,平章百姓。百姓昭明,協(xié)和萬邦。黎民于變時雍。”
 
   這是說,堯能發(fā)揚美德才智,使九族親密和睦,還能公平地善待百姓人家。“百姓昭明”的“昭”字,本義是昏暗中出現(xiàn)一抹亮光,有引導光明之意,這是指百姓們從昏暗的日子里看到了曙光。“黎民”一詞,最早出現(xiàn)于《堯典》,“黎”從“黍”,是一穗聚有很多顆粒的小黃米。黎民指眾多人民。“黎民于變時雍”是說眾多人民也隨著變得友好和睦了。可見,在《堯典》里,領(lǐng)袖與人民的關(guān)系已講得生動而富有深意。
 
 《尚書》還記載了堯時期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——皋陶。皋陶輔佐了堯、舜、禹三代帝王,同堯、舜、禹共同被后人并稱為“上古四圣”。在《皋陶謨》篇中,他向大禹講了執(zhí)政九德:“寬而栗,柔而立,愿而恭,亂而敬,擾而毅,直而溫,簡而廉,剛而塞,強而義。”
 
   通觀九德,充滿哲思和智慧,均能體現(xiàn)出對待人民的態(tài)度。皋陶認為,能做到三德,就可以做卿大夫;能做到六德,就可以做諸侯;如果能把九德普遍施行于政治,使有德才的人擔任職務(wù),那么各種事情都會成功。
 
   大禹還曾向皋陶請教:怎樣才能使臣子們同心協(xié)力?皋陶則告訴大禹最高執(zhí)政者的四項要務(wù):修身律己,教導親屬,知人善任,安民。前三項要務(wù),都是為了安民,也只有做到了前三項,才能真正實現(xiàn)安民。
 
   可以看到,在《尚書》這一中國現(xiàn)存最古老的文獻中,對人民的認識就已非常深入且非常智慧。
 
   皋陶的思想深遠地影響了孔子,孟子等又把孔子的思想繼承下來,如孟子直接說:“民為貴,社稷次之,君為輕。”《禮記•大學》里有“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”之說,其中也包含著四項,一是修身律己,二是要教育家屬子女向自己看齊,做到這兩項才有可能去做后兩項,即治國并使天下太平。這與皋陶論“修身律己,教導親屬,知人善任,安民”,正是一脈相承,成為后世一代又一代讀書人畢生的追求。
 
   自《尚書》始,在中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,民本思想的傳承與發(fā)展帶來了不能忽視的巨大影響和偉大力量。西方有很多城堡,惟中國有萬里長城。長城為何要綿延萬里?因為它身后的土地和人民需要——它不像西方城堡那樣只是為了保護城堡內(nèi)貴族的安全,而是要護佑所有百姓,為所有人阻擋戰(zhàn)火烽煙。
 
 “讀《書》,知先賢治政之本,知朝代興廢之由,知個人修身之要。”有冊有典,以史鑒今,是中華民族之幸事——不忘來時路,方知向何行。(郝思斯)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來源:中國紀檢監(jiān)察報)